首页 > 学术活动 > 正文
学术活动

硕彦讲坛:走进中国结艺,感受民族文化

2017/03/09 18:50:04 次浏览 分类:学术活动


    3月8日上午,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罗雅萍应邀做客硕彦讲坛,在我校政务新媒体学术报告厅开展“走进中国结艺,感受民族文化”讲座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顾梦苏主持讲座,人文国际教育学院部分教师,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全体研究生,部分本科生、留学生参与讲座。
     讲座开始,罗雅萍老师介绍了中国结的发展脉络。上古结绳记事时期,结绳作为辅助记忆工具,是文字的前身。周代,装饰性功能形成。隋唐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,中国结被大量运用于服饰和器物装饰中。清代是中国结发展的鼎盛时期,其样式繁多,配色考究,令人目不暇接。近代工业化时期,费时费事的中国结发展式微。现在,作为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和精致外观的中国结,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。
    随之,罗老师讲述了中国结的文化内涵。“盘长结”赠与恋人,寓意缕缕相思情转化成结,蕴含着着浓浓情愫。结婚时装饰“同心结”,寓意夫妻永结同心。将蓝色或碧色的绳编织成鞋子挂在家里,寓意拦邪(蓝鞋)辟邪(碧鞋)。在玉佩上装饰一个“如意结”,引申为称心如意,万事如意。
    接着,罗老师传授了编织要诀。1.心要静,气要顺;2.看图释,记走向;3.三遍,七分调;4.分清内外耳,拉紧外耳翼;5.顺走向,调耳翼;6.藏线头,是关键;7.防变形,用暗缝;8.依结形,镶饰物;9.用色线,做流苏。
    在实践编织阶段,罗老师讲解了“双钱结”、“纽扣结”、“玉结”、“玫瑰花”等结的打法,并告诉学生们如何烧线头、藏线头和调线距等技巧。期间,罗老师亲自示范,主动询问学生是否掌握。有同学走线错误时,老师耐心纠正,详细讲解编织步骤。当同学在尝试几次失败后,罗老师鼓励道:“我在浙江师范大学读书时,还不会打毛衣。在学习资源匮乏的年代,学习中国结不容易,我也会和同学们一样,碰到一道道坎,但凭着对中国结的爱好,跨过很多个坎,学会多种编法。现在的同学们有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视频,只要你保持对它的喜爱,多尝试几次,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”。  
      参与讲座的女生们“左手持刀尺,右手执绫罗”,一捻针线,独具风韵。男生们也不是示弱,“心有猛虎,细嗅蔷薇”,打得了篮球,编得了细绳。
      罗老师的讲座引了众多师生观摩、学习,报告厅内处处欢声笑语、坐无缺席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一根根彩色的绳子就这样被同学们灵巧的双手变成了漂亮的中国结,大家拿着自己亲手编织的中国结互相展示,享受着成功的喜悦。
       此次文化活动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“中华文化与才艺展示”课程的一部分,直到下课同学们还拿着手中的彩绳向罗老师请教,久久不愿离去。
      讲座结束后,一位同学说“罗老师讲得生动易懂,让复杂的中国结变得容易上手。现在我已经学会了中国结,它对于绳子的的精巧处理,让我深深感觉中华民族的智慧,还有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性。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,我可以教外国人中国结,典雅又充满着民族风的中国结会让课堂变得更生动和吸引力,也能更好的展现中华才艺,传播中国文化。”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人文与国际学院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盛新月、余茂龙/文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邹关调/摄影



版权所有 © 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  浙icp备11051284号
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318号 邮编:310023